涤纶牛津布面料染色工艺流程及技术关键
涤纶牛津布面料染色工艺流程及技术关键
牛津布面料后加工可分为色织退浆整理和白织染色整理,现分别加以介绍:
1.色织牛津布面料整理工艺流程,卷装坯布一一)退浆一汽蒸一水洗一烘燥-一卜定型.-)打包成件。色织牛津布面料布身带色,只需退浆整理。
采用苏州N一3防水浆料,退浆需用烧碱。前面已谈过,坯布脆硬,加之坯布紧度较小,为防止位移折皱,整个退浆流程必须全部采用平幅。坯布平行退卷进碱槽,轧碱后汽蒸,平洗然后经短环烘燥定型,下机后打卷成件。
2.白织牛津布面料的染色工艺流程,牛津布面料染色一般采用两套工艺流程:①坯布一退浆、水洗、染色(高温高压卷染机)一皂洗一烘燥一定型一)打卷成件。②坯布一平幅退浆、汽蒸、水洗一高温高压绳状染色-一皂洗一烘燥一定型一一争打卷成件。
以上二套工艺都采用了平幅退浆法,退浆后布身柔软,回弹性增加。且经纬向收缩后布面紧密,此时再采用绳状染色,即可保证质量。染色采用分散染料,温度130℃,蒸汽压力1.skgc/m,,为保证色牢度,需进行皂洗。
两套工艺流程的利弊及选用:
a.高温高压平幅卷染:布面无折颗粒饱满,质量稳定,适用于紧度较小的大颗粒品种,但生产批量小,效率低,操作要求高、易产生边中色差。
b.高温高压绳状染色:批址大,效率高,无边中色差,适用于紧度较大的小颗粒品种,但如前处理不好布面会出现小位移折皱。
3.染整加工中的主要问题
①缝头问题:
缝头是牛津布面料染整和涂层中简单且常见的一道工序,但缝头的好坏直接影响布面的质量和涂层效果。
a.缝头不直,形成纬料,影响布面质量。
b.缝头偏斜,引起布面两边或边中张力不匀,严重时无法涂层加工。就此,我们摸索了一种抽丝缝头法,效果理想。牛津布面料经纬向皆为很光滑的牵伸丝,纱线之间张力较小,所以,我们可以在布头一端选择一根适当的纬纱,用力拉抽,使布面形成类似稀路的横向线条,沿此线剪开,即可得到一根笔直的布头。此法缝头,质量大为改善。
②退浆问题:牛津布面料(特别是色织牛津布面料)退浆一定要净,否则,布身呈暗次色,手感脆硬易皱,皱折处形成道道浅色痕迹。特别严重的,布面有块状浆斑,影响外观质量。所以在配制碱浓度时,必须采用“宁过勿欠”的原则。例如:Glll一1色织牛津布面料上浆率为8%,碱浓度配制成409/L。事实证明,高碱浓退浆,布身清洁,布面有丝光感,色泽鲜艳,手感柔软。轧碱后,经高温汽蒸,使烧碱与浆料充分反应。水洗时,需经常更换水质,防止过水不清。
③色差问题:高温高压卷染和绳状染色都会产生批差和缸差,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从管理入手。
a.严格掌握每批染化料的特性,每批染化料进厂需做对比样。如有差异,及时调整处方。
b.严格染化料的计量精度,加强发料人员的责任心,确保染化料重量无差错。
c.每锅需进行配缸,保证每锅布基重量一致。
d.抓好染色操作工的工艺执行情况,掌握好染色温度、压力、升温时间和保温时间等工艺参数,并组织定期检
④定型问题:
定型是牛津布面料生产流程中所受温度高,出现问题多,质量关键的一道工序。下面就生产中的常见问题逐一分析。
a.定型温度不易过高。牛津布面料除了在染色后进行定型外,涂层加工时还需进行二次高温烘燥。涤纶牵伸丝反复承受高温后,易发硬发脆,影响布面手感,且布身收缩增大。所以,在染色定型时,温度不易过高,在车速25一30米/分时,以160℃一170℃为宜。
b.定型出布困难,引起针板破损严重。涤纶牛津布面料布身紧密,高温收缩大,回弹性小。因此在定型出布时,针板受力很大,布面很难脱针,易造成大量断针,负荷过载等情况。为此我们在定型机后出布处适当位置附加了一根自制脱针一导布杆,使布面受到向上的分力,便于脱针。
c.布面出现荷叶边,使后道涂层加工无法进行:涤纶牛津布面料高温收缩率较大,温度165℃时,定型工序中经向收缩约为5%,但采用针板定型时,布边受到针板约束。高温下,布边无法收缩,这样,布中间收缩,两边不边缩,必然导致布面形成荷叶边。这样两边松,中间紧,张力严重不匀的布面,无法进行涂层生产。经反复试验,得出了一个增大超喂的方法,使其超喂量约等于布身收缩率,这样就可得到张力均匀便于涂层加工的布面。7gNH5BvP